央广网报道天开园:引入启迪等知名孵化机构,培育企业超100家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5-06-19

      编注:近日,央广网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前沿实践,而启迪之星作为天开高教科创园的首批入驻科技服务机构,与天开高教科创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启迪之星·天开园基地,正以扎实行动书写“科创孵化”的高分答卷。

      启迪之星自2023年7月落地天开园以来,基地累计注册企业88家,入驻率达100%,累计引进北京项目21家(其中16家为清华校友项目)、天大、南大校友项目23家、海外归国人才创业项目5家,形成了多元化、国际化的创新矩阵。协助7家企业获融资近千万元,并联合清研陆石在天开园设立的2.5亿元投资基金,精准助力科技成果加速商业化进程。

      启迪之星·天开园基地已累计举办活动181场,其中,京津冀活动40场,举办跨国路演、国际人才对接等专题活动14场,接待近20国百余名专家学者,举办16场“启迪·天开梦想课堂”系列活动,覆盖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近20所本地高校千余名学生,现已有10余个学生创业项目成功入驻孵化器

      下文是来自央广网的相关报道内容。

  “你好,我是机器人‘Walker’,重大传染病检测试剂科研转化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后,将如何与天开团泊园大健康产业资源结合?”在日前由静海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锚定大健康产业新赛道 建设天津西南科创走廊”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机器人“Walker”迈步走到台前,发出提问。

  “园区纳入天开高教科创园战略布局后,区域优势会进一步放大,作为最新落户团泊园的项目,能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网络,不仅可共享高校科研资源开展新型检测技术联合攻关,还能享受土地优先供应、人才引进专项补贴等政策红利……”面对“Walker”的提问,东方红生物药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黎辉回答道。

      一问一答间,天开团泊园建设进展和具体规划逐一“解密”,一系列“硬核”支持政策“上新”。

      累计注册企业3580家,盘活闲置载体超40万平方米,与天津全市56所高校、2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海河实验室、40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62家驻津院所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作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天开园开园两年来,以“一核两翼多点”空间布局,串联出一条科创“黄金走廊”。随着天开团泊园落地,整体布局再添新军,向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示范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敢闯敢试的先行区”方向不断前进。

 

“核”聚动力 “强磁场”驱动未来之星加速跃迁

      注册企业1507家,占全园注册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链接174家科技中介机构和179家金融机构,形成206亿元基金群……自2023年5月18日开园以来,在天开园核心区这座科创“强磁场”,一条条“天开纪录”记载着创业者与这里的双向奔赴,一次次“天开速度”映照着青春梦想的步履匆匆。一颗颗“未来之星”,正在这里书写编织硬科技时代的天津答卷。

▲天开园核心区夜景(央广网发 南开区供图)

    “45天建成实验中心,研发周期缩短超50%。”天津迪比爱新能源创始人刘刚的感叹,道出天开园核心区资源聚合的魔力。园区牵线十所高校科研力量,让企业从“摸石头过河”变为“系统作战”。类似的“奇迹”,已在这片科创热土上次第登场——天津智清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当年即建成万吨级新材料产线,天津永续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出可食用保鲜涂层,创下天开园首张订单、首笔银行科技贷款等多项“天开纪录”,日前,企业年产3万吨的食品级纳米纤维素产线已建成。两年来,天开园充分发挥天津在化学、材料、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搭建起高校与园区的“握手”通道。

▲南开大学团队正在进行试验(央广网发 南开大学供图)

      围绕“政务、科创、金融、商务、知识”五大服务体系,天开园构建“政策矩阵 + 孵化网络 + 资本引擎”的生态闭环:引入启迪等知名孵化机构,培育企业超100家,设立196.3亿元基金池带动24.27亿元投融资。2024 年落地的“先使用后付费”成果转化试点,更让天津理工大学相关团队的专利与企业的需求实现风险共担。

      如今,一批科研成果正在天开园加速转化: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团队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生产线建成投产、天津大学成果转化企业费曼动力成功完成了高瓴资本等机构多轮融资、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多单位联合研发的中医药AI大模型等一批创新成果落地应用……2025年5月18日,在天开园开园两周年之际,2025天开论坛成功举行,超50亿元规模的科创基金现场签约,天开园全球联络站硅谷站、香港站设立……天开园,正开出天津,开向世界。

      根据《天开园两周年发展报告》,到2027年,天开园计划引育科创企业超万家,实现一批企业上市,完成100亿元投融资、1000亿元产值、10000名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百千万”发展目标。

      迈入新的起跑线,天开园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歇。在6月17日南开区“聚焦科创项目载体建设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一系列“好消息”接踵而至,勾勒出天开园壮阔的发展蓝图——南开区加快西营门城市更新项目20万平米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建设,预计2025年底一期10万平米率先投入运营,成为天津市中心城区总建筑规模最大的工业上楼项目和弹性园区;盘活天津工业缝纫机厂打造2万平方米天开中试基地,建设全市首个“硬科技”主题的创新创业都市工业载体;推动技术物理所腾笼换鸟,与天开集团联手打造2.4万平方米天开园核心区全新承载平台;盘活科研西路16号院,投资3亿元打造4.8万平米天开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

      “建设天开园是一项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战术,我们将坚定初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善建善营,努力让天开园开出更多新生事物、涌现更多领军人物。”天津市科技局局长、天开高教科创园管委会主任朱玉兵说道。